head

head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黃偉文筆下的同性戀(上)--黃偉文與何韻詩:同志歌曲最佳拍檔

姓名:姚詩敏

      黃偉文是個敢於表達另類想法的作詞人,他創作了大量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歌詞,特別是填寫給歌手何韻詩的詞。何韻詩第一張唱片的「革命情歌」《千千萬萬個我》,早以暗示方式,把同性戀隱含在其中。此後,黃偉文透過何韻詩寫下了多不勝數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歌曲,
2002年的《露絲瑪莉》更直接描寫同志衝開禁忌,勇敢去愛的故事。《再見露絲瑪莉》更打入各大流行榜,是樂壇第一次有同類作品受主流樂迷所接受。自此,黃偉文與何韻詩便成為了樂壇上創作同志歌曲不何或缺的標誌。

從暗示到大膽說愛
      觀乎何韻詩2001年的專輯《First》至2009年《Heroes》,黃偉文都與她合作無間,當中以同性戀入詞的數量相當多。愛情無分性別,同性戀者的愛與異性戀者的愛,在黃偉文看來同樣是感動人心的愛情。因此,他的詞是能套用到不同的戀愛上,在表面看來除了《露絲瑪莉》、《再見露絲瑪莉》、《光明會》、《勞斯萊斯》等同性戀意象明顯的歌詞外,很多歌詞並不是一聽就能讓人聯想起同性戀。但從時間與歌詞上看,黃偉文筆下的同性戀意象卻是連貫且清晰的。
      黃偉文填給何韻詩的第一首同志歌〈千千萬萬個我〉,這裡的「我」有「千千萬萬個」,指的一群人。「這座城 /那座城內/千個億個燈火/每道牆/每道門後/裝著幾多個我」這一群人人數並不少,但卻要躲於牆與門後,這正正是同性戀者的景況,他們不為世俗道德所承認,要去愛就如要革命一樣,反抗世俗的枷鎖。「用千百段情/來譜這革命情歌/勇者不只得我」勇者便是勇於去愛的同性戀,這是黃偉文借何韻詩去鼓勵同性戀者的開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原句的「同志」並不是指同性戀,但現今「同志」已被約定俗成為同性戀者的稱呼,這句正好體現了〈千千萬萬個我〉的精神。這首歌的歌名與歌詞雖隱喻了同性戀者,但仍是十分隱晦地,同志可能要憑自己的感覺才能辨清這是屬於他們的一首歌。
      到了2002年,何韻詩的專輯《Hocc2》所隱含的同性戀元素更多,黃偉文由暗示轉而直接描寫同性戀,這種大膽的為同志發聲的表現,為他與何韻詩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就,何韻詩更成為了這類歌曲的代表歌手。自黃偉文另一首詞〈有人喜歡藍〉後,「藍」已成為黃偉文對「男性」的隱喻,〈迷你與我〉歌詞內的「藍」便暗喻了「男」,「跑出一片藍/是我自選的天使藍」、「不管多苦始終也是我揀」,「迷上了你」是苦的,愛上了同性的路即使苦澀難行,但也「我揀」。另一首〈天使藍〉也是「喜歡藍」的延續,「不再相信天使/卻信凝望你時/本性難移/凡心會動過不已」,「本性難移」可指愛上同性是天性,但同性戀卻是「苦戀」,是「情感的陰暗」。「天國跟我很遠」暗指基督教反對同性戀,因此同性戀者是「不會團圓」,這也活脫脫是同性戀的悲哀。而黃偉文也愛以歌名說故事,〈水花四濺〉表面上是借了聖經挪亞方舟的故事入詞,但深入一層看,其實歌名與傑克哈贊(Jack Hazan)執導的同性戀紀錄片《水花四濺》同名。 而〈露絲瑪莉〉整首歌都是講述同性戀者的故事,「露絲、瑪莉」是兩個女性人名,二人約會要「秘密約會」,還會「被世界捨棄」,同性相愛與異性相愛一樣是「本能」,因此二人「不管身份」,為愛「迎著世界挑戰」。而「何事又要為手牽手/講對不起」一句正正反映世俗對同性戀的不公平對待。這首詞大膽地說出同性戀的愛,以及同性相愛所遇到的困難。黃偉文向大眾顯示了這種愛,也為這一群人發聲。
      同年何韻詩的《Free[Love]》,收錄的〈再見…露絲瑪莉〉是〈露絲瑪莉〉的續集,露絲與瑪莉即使勇敢去愛,但仍無法拋開世俗的枷鎖,歌詞中「即使有過熱吻/可惜永遠沒法開燈」沒法開燈就是比喻二人戀情不能公開,在「塵世眼中」,二人並不合襯,最後二人被逼分開。甚至要埋名換姓,隨便換個身份,找個俗世認為好的歸宿,這樣就完了一生。同性戀的愛是難成功的,黃偉文為這同性戀者感到悲憫,而這種相愛不能相守的愛情也感動人心,使〈再見…露絲瑪莉〉打入各大流行榜,也使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歌曲漸漸廣為大眾所接受。

延續傳奇
     〈再見…露絲瑪莉〉的成功,加上的何韻詞形象轉變(由初出道的長髮轉為充滿個性化的短髮中性打扮),何韻詩因而常被傳媒猜疑其性取向。總總的因素,也使黃偉文為她填寫的同性戀歌曲更入型入格,何韻詩成為同性戀者發聲的代表,二人成了同性戀曲的最佳拍檔。如2005年《艷光四射》一碟中的〈明目張膽〉暗喻了同性戀那種不敢公開的戀愛,反映了他們怕公開了會讓世人太意外,也嚇怕被愛的人的無奈。
    《梁祝下世傳奇》更是整個專輯由黃偉文填詞,黃偉文為其寫下了更細膩的同性戀歌詞。如〈汽水樽裡的咖啡〉表達了明顯的性別錯認問題,用了被錯裝進汽水樽的咖啡問一條懷疑上帝的問題,道出了「男人的身體卻裝了女人心」的痛苦。〈勞斯萊斯〉更是非常成功且受歡迎的一首歌,把同性戀、暗戀、苦戀等戀愛的情感表露無遺。〈勞斯萊斯〉是兩個花樣男子相愛的故事,但即使愛情的「羅曼史」開場了,二人也不敢放肆,即使帶著愛,也因旁人的目光而「自有一面退開」。最後萊斯除下枷鎖為勞斯表白,但因二人的同性關係,勞斯也不敢愛。以「她」作為萊斯的代詞,可以理解為萊斯有男子的身體,卻有女子的心。而當中「一向沒當這好手足女子」也可以理解二人本來有愛,即使萊斯是男子,愛情也在。但勞斯仍害怕旁人的目光而敢不接受這種愛,去計算應否愛。以說故事方式去描寫同性戀者的戀愛,細膩動人。〈勞斯萊斯〉打入各大流行榜,相比〈再見.露絲瑪莉〉更為人所熟悉。
   
革命尚未成功
       同性戀歌曲雖漸為人何接受,但同性戀的革命並未如歌曲般順利,黃偉文與何韻詩依然需要繼續為其發聲。2006年〈願我可以學會放低你〉的歌名正是出自李安導演的同性戀題材電影〈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中的一句台詞:「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美聯社在報道中認為,黃偉文創作的這首新歌的問世,反映了〈斷背山〉對現今中國流行文化的影響。#但我們可見,黃偉文很早已為同性戀題材譜詞。2007年的〈光明會〉是〈千千萬萬個我〉的延續,「你是/你是/你是/你未覺醒嗎/你是/你認嗎/你別壓制它」詞中的「你」也可解析為社會上被無理壓迫的人,亦可理解為同志,鼓勵同性戀者號召各路人馬「站出來」的歌曲。另一首〈嘆息橋〉也呼應了同性戀的抗爭,「期望這苦戀獲得好的結尾」,結果是如何不緊要,因為 「願已許了,就滿足了」。同年的另一專輯《What Really Matters》繼續話題,〈幽默感〉講述的是不為俗世所接納的愛與性格,「當你步行在那漫天槍炮下/當你昨日抱著的跟了他/當你造型受到大眾的責罵/即管講笑話/就劃圓稜角吧/讓事情漫畫化/矛盾地笑一下」用自嘲的形式去排解別人不明白自己的不快。〈紅屋頂〉更是運用了很多代表同性戀的意象,如「如蝸牛遊行遊進櫃裡」、「光明聯盟來訪這裡」都有同志運動的暗示,「彩虹長年橫跨屋裡」的彩虹更是世界各地的同志活動的象徵,而「請安睡/別煩擾/窗邊雨水」也是回應另一首同類歌曲〈禁色〉。〈紅屋頂〉更是與容祖兒的〈黃色大門〉相對,兩首歌形成雙聲道的同志宣言。2009年的《Heroes》中〈舊約〉與〈光明會〉的理念相同,召集各路英雄(同性戀者),#亦都表明了同性戀者站出來的決心,如「任何險阻也不阻我約會你」。〈金剛經〉則混合了同志及被壓迫的社群,也是重申〈光明會〉:「我們仍然未得勝,還在革命,頑強爭取太平」的信息。

     2009年何韻詩首度公開承認是同性戀者,觀乎黃偉文為其填寫的詞,似乎早已有跡可尋。但,不論何韻詩的性取向如何,單從黃偉文填寫予她的詞,以同性戀題材入詞的歌曲的確是相當多,從〈千千萬萬個我〉開始,黃偉文與何韻詩便成為了反映同志心聲的最佳拍檔。



參考資料:

魔鏡歌詞網http://mojim.com/twh101089.htm
霍克尼1975年紀錄片〈水花四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314374/
〈香港著名作詞人黃偉文的新歌〈願我可以學會放低你〉靈感來自〈斷背山〉〉,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14236
〈何韻詩首度承認同性戀 稱很想結婚生子〉,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hktwstar/sinacn/20090719/2005489300.html
朱耀偉:《詞中物:香港流行歌詞探實》,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
朱耀偉:《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9。
黃志華,朱耀偉:《香港歌詞導》,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9。
馮應謙:《歌潮,汐韻: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9。
朱耀偉:《香港流行歌詞研究: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香港:亮光文化,
2011。

分析林夕〈玉蝴蝶〉主題

  作者:雷安兒

謝霆鋒於二零零一年推出粵語歌曲〈玉蝴蝶〉,由林夕所填的歌詞意思並不十分清晰,詮釋空間甚大。我認為〈玉蝴蝶〉可從兩方面解讀──植物和戀人,對植物的愛延伸至愛情。〈玉蝴蝶〉驟看是說人對植物的愛護,而玉蝴蝶也確是一種植物名稱,亦稱木蝴蝶,是一種柴葳科植物玉蝴蝶的種子,分佈在福建、廣西、四川等地。有說〈玉蝴蝶〉一曲的誕生,是由於歌手一次經過花店,看到玉蝴蝶這種較罕見的植物,並很喜愛其漂亮名字,於是與林夕共同製作出〈玉蝴蝶〉這首歌曲。故此,以人與植物的關係來看這首歌十分合理。而我認為這首歌裡的植物盆栽就是愛人的化身,植物代表了一個「我」愛的對象。

在歌詞第一段中,「如何看你也似樹蔭/如何叫你會有共震/靈魂化作法語日語/同樣也是靈魂/如何叫你最貼切合襯/如何叫你你會更興奮/連名帶姓會更接近你/還是更陌生」是描述了「我」與植物相對的情景,看著植物就感覺它很漂亮(「如何看你也似樹蔭」),並且希望它能夠給予「我」一些反應作回報(「如何叫你會有共震」、「如何叫你你會更興奮」),在相處的過程中以命名為主要活動(「如何叫你會有共震」「如何叫你最貼切合襯」「如何叫你你會更興奮/連名帶姓會更接近你/還是更陌生」)。並且相信植物有著其靈魂(「靈魂化作法語日語/同樣也是靈魂」)。「連名帶姓會更接近你/還是更陌生」揭示了命名的困難,因為植物太美,難以以一個名字去概括它和表達對它的情感。命名的動作本身有著意義,因為名字是對一個人以至一件事物相當重要的東西,例如很多年輕男女都會對情人有特別稱呼以表示親密,而不稱呼其本名。假如以人的角度去看,即是情人相當完美,而「我」與她一起時相當愛慕她,又希望得到她的反應,也擔心兩人間的稱呼如何顯得親密。
第二段歌詞是「要是完全忘了姓氏/也沒有本身的名字/總記得神情和語氣/無字暗語/你也心中有知」。即使「我」完全不知植物的名字(「要是完全忘了姓氏/也沒有本身的名字」),但其美態早已印在「我」心中,「我」早已牢牢記住它、熟悉它(「總記得神情和語氣」)。「無字暗語/你也心中有知」是代表「我」與植物的默契,將之幻化為人。以人的角度去看,即使兩人間沒有親密稱呼和接觸,但「我」已記住了愛人的美態、神情和語氣,而且兩人間已不依靠外在交流,而是在心靈上溝通。
副歌部分是「我叫你玉蝴蝶/你說這聲音可像你/戀生花也是你/風之紗也是你/怎稱呼也在這個世界尋獲你/你哪裡是蝴蝶/然而飛不飛一樣美/夫斯基也像你/早優生更像你/這稱呼配合你才迴腸和蕩氣/改得多麼入戲」。這段歌詞描述了「我」對植物的命名。在第一段歌詞中「我」說「如何叫你」,而這一段就是作呼應,為植物提出了五個名字:「玉蝴蝶」、「戀生花」、「風之紗」、「夫斯基」、「早優生」。然而「我」同時解答了自己,名字於「你」身上並不重要,因為「怎稱呼也在這個世界尋獲你」,無論是哪個名字都無法代表到「你」──植物以至於深愛的對象。即使改名為玉蝴蝶,也不是真的蝴蝶(「你哪裡是蝴蝶/然而飛不飛一樣美」),但無論是不是也一樣美麗。這五個名字應該都是有美感但無意義的字詞排列,因為無論任何名字都無法代表到植物。「玉蝴蝶」、「戀生花」和「風之紗」勉強來說還可以解釋;「玉蝴蝶」和「戀生花」都代表植物之名,「風之紗」則是植物被風吹時,顯現的搖曳飄蕩如紗一般美麗;「夫斯基」和「早優生」則難以闡釋。有人提出過夫斯基應是法文中的蝴蝶,早優生應是日文中的蝴蝶,但其讀音關係已被推翻此說法。相信此說法是源於第一段「靈魂化作法語日語」而來。「夫斯基」和「早優生」應是無意義的名字,而正是這無意義才是有意義,因為所有的稱呼都無法代表「你」,所有名字都是無意義的(「這稱呼配合你才迴腸和蕩氣/改得多麼入戲」),所以無意義的名字某程度上才能代表「你」。以人的角度來說,也是指人的內在無法被外在的事物代表,一個名字無法裝載人的靈魂。所以這一段是上承前兩段的取名和心靈交流,更加深化「我」對如何愛著「你」的本質。

第三段歌詞是「如何拍攝你也入勝/如何叫你會更動聽/長城變作世界名勝/同樣也是長城/如何叫你會引致幻聽/如何叫你你最有反應/連名帶姓會怪我任性/還是太偽正經」。這段與第一段相似,都是描寫「我」與植物相處的情況。「我」對它著迷,拍攝它的美態,留住最美一刻(「如何拍攝你也入勝」);同時滿懷愛意地持續呼喚它的名字,希望得到回應(「如何叫你會更動聽」、「如何叫你會引致幻聽/如何叫你你最有反應」),也呼應上文「如何叫你會有共震」「如何叫你最貼切合襯」「如何叫你你會更興奮」。「長城變作世界名勝/同樣也是長城」是指無論植物出現任何變化,它的本質仍然不變,同樣是植物,就如長城就算被冠上美名,也仍然是長城,本質不變。「連名帶姓會怪我任性/還是太偽正經」應是指「我」多次呼喚植物的名字,害怕植物嫌棄稱呼太過親密,又或是不夠親暱,表達在愛中的不安。以人的角度來看,就是寫我與愛人相處時以相片記下回憶,又常常呼喚愛人,卻怕她不喜歡自己的稱呼,也是表達了愛情中的不安全感。
第四段歌詞是「你要養份和露水/在盤內小心灌溉/其實你是盤盤栽不要緊/是人是物仍然維護你/代號亦是任我改」。這段歌詞直接道出歌詞描寫對象──植物。以植物為對象,指出無論是人是物,「我」仍然深愛它,也會小心照顧它,提供養分和露水給它;同時不會停止與它的交流,繼續呼喚它。「其實你是盤盤栽不要緊/是人是物仍然維護你」是呼應了上文「靈魂化作法語日語/同樣也是靈魂」及「長城變作世界名勝/同樣也是長城」,這裡表達的愛情觀是深愛一個人,愛得已不再計較她的名字、身份和改變,因為就只是愛著她的靈魂和本質。不管是什麼樣的相處模式都不會讓「我」的愛減少。正因為歌詞指出「我」不計較「你」是人是物,便可見這首歌並不僅僅是訴說對盆栽的愛,盆栽是代表一個「我」愛的對象。

總括而言,〈玉蝴蝶〉一歌是以玉蝴蝶這株植物去影射一個「我」愛的對象,將愛人物化成一盆盆栽,並由此道出無論愛人如何改變,就算成為無法言語的植物,甚至成為死物,也不損「我」對她的深情。因為「我」愛著的是她的靈魂、她的本質,所有外在的東西都無法影響到「我」的愛,無法停止我對她的切切呼喚。〈玉蝴蝶〉就是以這樣的一種人與植物的投射,去表達以上的愛情觀。

參考資料:
http://www.hudong.com/wiki/%E7%8E%89%E8%9D%B4%E8%9D%B6

〈念念不忘〉--存活於童話與現實之間

填詞:黃偉文

十年又過去 舉止仍像少女
你跟我每夜仍聚聚 到夢裡追
贈你哈囉吉蒂那玩具 這天早變作茉莉香水
你的笑 卻是照舊和煦

留在你漫畫書裡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
就像那青春洪水 現在已經不可能追

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
教兩人心裡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
讓我們打聽對方今天過得一切平安
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臉書等愛侶入睡卻偷看


自離別剎那 今生停頓了嗎
縱使我最後曾認命 邂逅了她
但信一天總會再遇吧 我想聽你說別喜歡她
你跟我 以後抱著回家

其實你是一幅畫 狠狠往這舊人心上掛
現實過得不順嗎 定定望向這畫中曇花

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
教兩人心裡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
讓我們打聽對方今天過得一切平安
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記憶中你仍像初戀好看

吻過二十年還未寒 離去六十年仍熱燙
共你就似被舊情下了降 像下了降
每晚都想起對方

誰亦會講 假使那樣懷念必會再次有迴光
其實只要 讓我耿耿某人思憶早閃閃發光
個個也探問愛戀不老的秘方 唯獨壯烈離座可百世流芳
你未忘 我未忘 猶勝伴在旁

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
才成就心裡那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
讓我們打聽對方天天過得一切平安
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這生恐怕會念念你不放
流連著不想過對岸

作者:巫盛智

       〈念念不忘〉(後稱〈念〉)派台後,迴響大致良好,歌詞更少有負評。﹝1﹞其一大原因,自然因為是十年前〈耿耿於懷〉(後稱〈耿〉)的後續。﹝2﹞亦因此,大眾大都從此歌,觀察麥浚龍的成長與改變。而這些成長與改變,反過來又成為〈念〉大獲好評另一原因。而其實細拆來看,〈念〉的歌詞確是用比〈耿〉更好、更複雜的方法,描寫主人公的十年後的狀況--用想像維持生活,可讀性極高。



       〈念〉表現了兩個重要信息。第一,自然是主人公十年後的狀況;第二,則是揭露更多主人公與「你」的關係。相較〈念〉,〈耿〉的歌詞顯得極為淺薄,不過是稍加修飾,近乎粗暴地將主人公初分手的獨白簡單叫喊,情感並沒有得到充分整理。但〈念〉卻清楚陳明背景:主人公與「你」當初是不情願、突然地分手,「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教兩人心裡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整個故事清晰可見。

       回到十年後的主人公,他如何去看待這段過去,成整首詞重點。詞中的意象、比喻,正成其中一把鑰匙。整首詞都用虛幻、想像、短暫的一類事物,來描述主人公當初與「你」蜜運:如用「漫畫書裡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直指他倆;又用「故事」、「曇花」代稱兩人的甜蜜過去等。顯然主人公將他倆的過去,定位為轉眼而過的童話故事。而當「故事倉猝結束」後,主人公難以接受這「現實」,於是有「臉書等愛侶入睡卻偷看」、「這生恐怕會念念你不放」等行為與想法。換個角度看,主人公沉溺於「童話」中,與「現實」產生距離,格格不入。如此,他正處於(分手後)「童話」與「現實」之間。

       除了上述指出,詞中還有降頭、詛咒這類的事物。這些事物,不單純是人類想像,在現實中也存在,卻是神秘,遊離於想像與現實科學之間。有趣的是,詞作正以此等事物來統攝、形容主人公當下、分手後的狀況:「教兩人心裡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共你就似被舊情下了降」等。降頭、詛咒這種中站、曖昧的特質,與主人公存在於「童話」與「現實」之間的情況正好貼合。不知黃偉文有意還是無意,但主人公面對過去、現狀及自己當下的站位,與詞作中意象的聯係如此貼合,可讀性已大增。

       奇怪的是,既用降頭、詛咒來統攝、形容主人公當下的狀況,這些意像那種使人討厭、引起人負面感覺的特質,在詞中似乎被掩蓋了。事實上,分手後的狀態原該有強烈的憂鬱。雖然已分手十年,憂鬱、痛苦等負面情緒應大大削弱,但這並不合主人公的形象。〈念〉的主人公是痴戀,才會背著現在的情人偷看「你」的臉書,才會不斷打聽「你」是否過得平安,可見主人公對「你」的感情的熾熱,並沒有太大下降,更不是淡淡然。而且,抱著這種心態過了十年,非但不是削弱,反顯見這痴戀的力度極強。

       至於何以有此矛盾,似乎因於主人公的取態。〈念〉大致都是以白描方式,寫主人公十年後的狀態與期許,唯「誰亦會講」至「猶勝伴在旁」一段,是主人公的想法。十年痴戀,此強度足以使誰都會認為「假使那樣懷念必會再次有迴光」,能再次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主人公卻認為,只要「耿耿某人思憶早閃閃發光」。同樣是光,卻不是反照的迴光,而是自身就發光,顯然主人公視這種耿耿思憶某人是更高、更美好的層次。而這個層次,必須是「你未忘 我未忘」,可使「獨壯烈離座」仍可擁有。現實上一起,感情還許會變;但此層次,卻「猶勝伴在旁」,是「愛戀不老的秘方」,層次更高。

       主人公既將其現在所處的狀態,視為比有伴在旁更高的層次,就解釋了,降頭、詛咒負面特質何以消失無蹤。但退開一步想,戀愛與佔有本來就是雙生兒,否則主人公也不會將兩人蜜運視為美好的童話。但這雙生兒被「現實」強行拆開,主人公十年來承受這力度強大的痴戀,事情本身就是痛苦,甚至痛苦得不可能承受。要繼續活下去,只能在思想上、觀念上作出合適、且合理的改變,來平衡「現實」與「童話」。故這種視降頭、詛咒為美好的「世界」,是另一個獨立於現實與過去的世界。到底這個世界,真是超越的精神層次,抑或只是想像出來自我安慰,就因人而異。卻可肯定,這是主人公存活於「童話」與「現實」之間的世界。


﹝1﹞負評大抵都認為問題在於音曲。潮爆網事:〈麥浚龍新歌《念念不忘》勾起網友舊日回憶〉,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internationalaffairs/webtalk/29954,2015年1月20日瀏覽;及,Cool Music Forum:〈念念不忘 - 麥浚龍〉,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7936&extra=&page=1,2015年1月20日瀏覽。

﹝2﹞潮爆網事,2015120日瀏覽。

黃偉文〈勞斯‧萊斯〉的歌詞解讀

作者:張永欣

  〈勞斯‧萊斯〉收錄在香港歌手何韻詩於200597日發行的粵語專輯《梁祝下世傳奇》,由Edmond Tsang作曲、王雙駿編曲、黃偉文填詞。

  〈勞斯‧萊斯〉這首歌詞可從愛情的角度切入分析,整首歌詞在講述一段愛情。這段愛情可以是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可以是同性之間的愛情。男女之間的愛情在詞中的表現是一個女孩在男孩的身邊是以好兄弟般的角色存在着或偽裝着,其實一直暗戀着男孩,二人的關係曖昧;而同性之間的愛情在詞中的表現是二人是好兄弟,感情很好,二人的關係曖昧。這種曖昧的關係是兩個人名義上是好朋友,但二人的相處已經超越了友情。這首歌詞在講述這段愛情中滲入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個來自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愛情故事。

    在詞中出現的勞斯和萊斯是兩個人,以男女之間的愛情來解讀的話,就如梁祝故事般,二人表面上都是男子,其實其中一人即萊斯,是女子;以同性之間的愛情來解讀的話,兩個人都是真正的男子。「勞斯和萊斯都是花樣男子」這兩個人都是年輕男子,「勞斯 原是個校隊的優秀種子/萊斯 只喜愛讀書」從「校隊」、「讀書」這些字詞可知二人相識的地方是在學校,就如梁祝二人一樣也是同窗。「偏偏他倆早見晚見/每日著住同樣純白襯衣」,「白襯衣」象徵着校服,萊斯是女子的話,對萊斯來說是偽裝;「白襯衣」亦可象徵着純友情,即在二人剛相識之時,二人之間是純純的友情,隨着二人在學校裏常常接觸,彼此逐漸靠近,「羅曼史 開場於 相鄰的桌椅」,「羅曼史」象徵着愛情,二人的感情(友情)和愛情在學校裏不自覺地培養、開始萌芽,二人距離很近,「相鄰的桌椅」,不論在身體的距離(坐在對方旁邊),還是心的距離(感情越來越要好),這種感情已萌發成為愛情。「不過二人 不敢放肆」,但初次嘗到這麼親密的感情,二人不敢觸碰、確認這愛情感覺。

  二人在眾人的眼中成為了好朋友、好兄弟,「能成為密友 大概總帶著愛」,「密友」即親密的朋友、同伴伙伴。其實,在親密的朋友之間,免不了會對對方帶着喜愛之情。「但做對好兄弟 又如此相愛 旁人會說不該」,「相愛」即超越友好之情。但在旁人的眼中男孩子只能是好兄弟,應該只有哥兒們的豪情,尤其是勞斯和萊斯在表面上是兄弟,如果哥兒們之間有喜愛之情或是好兄弟的感情如果在認識他們的人面前也表現得如此親密的話,其他人會覺得很奇怪。「忘形時搭膊 自有一面退開」,所以勞斯和萊斯一直也小心翼翼保持着好兄弟的距離,但總有些時候他們兩人是忘記了旁人的存在,或二人單獨的時候,會不自覺接近對方,越過了距離,接觸對方的身體,「搭膊」,但一接觸就記起了,再拉遠距離;這也可以是心的接觸,一感受到超越友情的愛情或親密的感覺,就馬上拉開。暗裡很享 受卻怕講出來」其實二人也喜歡這種感覺、這種親密,但不敢說出來,因在這之前未嘗試過愛情,或未嘗試過同性的愛情,而且亦怕旁人有意見。「兩眼即使 移開轉開」所以二人即使是眼神接觸也要移開。「心裡面也知 這是愛」但拉遠、拉開、移開,也不代表能移除彼此心中愛的感覺。

  「男子和男子 怎能親密如此」有人說這首歌詞是同性戀之歌,亦是在這句的「男子和男子」,說明了勞斯和萊斯是男子,但同樣亦可解作是二人在表面上也是男子,所以之間有親密的感情會很奇怪,「怎能親密如此」是反問,通過反問表達大眾對同性之間的親密感情是不允許的。「勞斯 難面對 卻跟她勾過手指」,「勾過手指」可解勞斯不知如何處理大家稱兄道弟,說要一起面對所有事情的承諾,或是另一個女孩「她」出現了,告訴「她」和勞斯之間才是愛情,勞斯不知如何面對萊斯。這裏的「她」可解萊斯是男子,但與勞斯的關係之中,萊斯是女子的角色;亦可解萊斯真是一個女孩子。「萊斯 偏偏那樣癡」,但萊斯卻很執着,記着大家要一起陪伴對方的承諾;或認為那個女孩「她」影響不了二人的感情。在勞斯和萊斯之間的愛情不斷增長,但二人都不敢承認,「終於一次 她撲過去」,終於有一次,「撲過去」即她/他鼓起勇氣。「四目對望然後 除下襯衣」,「四目對望」表示萊斯對勞斯表白的堅定。「除下襯衣」即萊斯脫下偽裝表白;萊斯表白承認自己對勞斯的愛,衝破了名義上的純友情、好兄弟。「迷惑中 的勞斯 此時先至知/一向沒當這好手足女子」,勞斯在疑惑中,驚覺身旁的好兄弟萊斯是個女孩,如同梁祝故事般,梁山伯發現祝英台是個女孩;在同性之間,勞斯發現身旁的好兄弟,是同性戀男孩中的「女」性。

  「能成為密友 大概總帶著愛」然後歌詞再一次提起在這般親密的朋友之間,應互相帶着愛慕之情。「但做對好兄弟 又如此相愛 旁人會說不該」,但在旁人眼中的好兄弟,不能互相愛慕,這是不應該。「純情何事會 讓這悲劇揭開」「純情」可指純純的愛情,這裏反問純純的愛情是因什麼事而揭開悲劇,「何事」這裏的事可指不是男女之愛的愛情;「悲劇」即沒有好結果或結局的感情,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就是悲劇,或悲劇就會發生。「他真的很意外 想起相識以來」,「」是勞斯,「意外」即萊斯是女孩或萊斯是同性戀,這裏說勞斯沒想到萊斯女孩的身份(真女孩或同性戀)和萊斯確實承認他們之間的一向如幻似真、似是友情、不敢承認的愛情。然後勞斯回憶,過去點滴「一起溫書逛街聽歌看海」,「日日也親暱如情侶 底牌終揭開」,勞斯這刻終於明白二人之間親密的感覺或感情的原因:萊斯與自己之間不是友情,是愛情(男女之愛或同性戀之愛),所以他和勞斯才會一直如情侶般親密。

  這一刻勞斯內心掙扎,「為何還害怕 若覺得這樣愛/尚在計算他又是誰 可否愛」勞斯感到害怕,他雖然也愛萊斯(她/他),但疑惑着愛的是哪個人,而且考慮着愛萊斯的後果,考慮着旁人的目光,「旁人哪個 接受這種愛」,「這種愛」即在萊斯表白前出現的女孩子,使萊斯變成第三者,或是一向在旁人前的好兄弟,變成情侶之愛讓人感到古怪,因同性之愛戀是禁忌。「明明絕配 犯眾憎 便放開」,勞斯和萊斯是相配的情侶,在性格各樣上是屬於天生一對的一對情侶,但因旁人不喜歡、討厭,就放棄了。「永遠的忍耐 永遠不出來」,若沒有人堅持自己的感情,選擇忍耐不改變;「永遠不出來」有出櫃的意思,即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世界將依然 不變改」若自己不勇敢改變,旁人也永遠不會改變。而這種情況,「只會讓更多罪名埋沒愛」,「罪名」:旁人、阻力、不同於大眾的東西或大眾加諸在愛情的枷鎖。「可要像梁祝 那樣愛」,所以勞斯和萊斯應該要學習梁祝故事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即使死,也要堅持自己的愛情,衝破所有阻力,也要堅持和自己心中的真愛在一起。

  〈勞斯‧萊斯〉這首歌詞中講述的愛情其實每一個人也嘗試過、感受過,因為即使沒有嘗試過談戀愛,也嘗試過暗戀的滋味。無論是異性戀或是同性戀,也會經歷愛情由慢慢萌芽,尤其在讀書時期的青蔥歲月,初嘗戀愛的感覺,卻不敢放肆,而且在兩個人愛情的周邊總有大小的阻礙、枷鎖,如讀書時期不能談戀愛、老師、家人、知己好友的意見、阻礙,即使兩個人明明知道二人之間是愛情,卻不敢向前表白,一直忐忑,直到其中一人鼓起勇氣,另一人還顧慮着周邊的枷鎖,雖然明明知道是二人是絕配,應抓緊,但在猶豫再猶豫之下,愛情就溜走了,所以說〈勞斯‧萊斯〉是一首同性戀歌詞,也不盡然,說其是一首愛情歌詞才為恰當。

參考資料:
歌詞載自魔鏡歌詞網http://mojim.com/twy101089x18x22.htm
百度百科:梁祝──百度百科,(2012212日瀏覽)http://baike.baidu.com/view/14011.htm

〈葡萄成熟時〉的療傷方法

〈葡萄成熟時〉的療傷方法
作者:黃玉霞

黃偉文的創作常被人以系列劃分,在眾多系列中,較為人注意的,可算是「成熟男人玩具系列」,當中的作品包括:代表紅酒的〈葡萄成熟時〉、代表汽車的〈人車誌〉、代表相機〈沙龍〉、代表手錶的〈陀飛輪〉。縱然此系列以玩具之名包裝,但當中的內容絕不只流於聲色犬馬之中,相反為聽者揭開一個個成熟男士面對的問題並與男士們自勉一番。
以系列中最早的作品,〈葡萄成熟時〉為例,歌詞中透露了成熟男士的愛情問題,並向失意者提供安慰,助他治療情傷。歌詞中以種植葡萄的過程比喻為愛情的經營,黃偉文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寫作,借自己向他人的安慰之言入詞,手法直接。詞中說明栽種過程難免遇到波折,失去多年心血,但多次的波折、嘗試,將讓人學會更多,最終把葡萄昇華至紅酒,發揮其豐厚的一面。黃偉文的安慰,期望幫助友人離開失戀陰霾的方法,與弗洛依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提出的防禦機制學說甚為接近。防禦機制共分十個方法,〈葡萄成熟時〉的提出的療傷方法與當中的五個方法,包括:潛抑作用(Repression)、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投射作用(Projection)、轉移作用(Displacement)、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相當吻合。
潛抑作用(Repression)為無意識的行為之一,與有意識的壓制大大不同。潛抑可視為壓抑的一種,當一個人受到傷害後,他會無意識地把傷心的感覺排除於自覺的意識之中。以歌詞中的失戀為例,當時人知道自己曾經失戀,但當中的細節及情感卻因潛抑作用,而難以察覺。縱然細節及情感難以察覺,但當中引起的衝動卻會不受控地衝入意識,令人產生不知何故的焦慮或憤怒,故此,潛抑作用很少完全成功,須由其他防禦機制幫助。黃偉文也許明白當中的道理,知道只是壓抑無法解決失戀的問題,故將有關的情感從最深處勾出,借另外四個方法一一正視,把失落化為滋潤。黃偉文填寫一篇有關失戀的歌詞,無異用於呼喚失意者藏於深處的傷感,把一直隱藏的,再次拿出來,再次正視,並把它改變。
勾起深藏於無意識的傷感後,黃偉文以上述的四種方法混合提供治療。先就合理化作用而言,要簡單理解此作用,可借《伊索寓言》中〈狐狸與葡萄(The Fox and the Grapes〉的故事說明。故事中的狐狸因未能吃到葡萄,便稱葡萄是,自己才不吃。借葡萄是酸的,把沒有吃到葡萄合理化,淡化個人的挫折。可見此作用是為個人的失落或挫折,找一個合理化的動機或解釋。歌詞中,「留低擊傷你的石頭,從錯誤裡吸收」及「贏得不需要的自由,和最耀眼傷口」兩句,黃偉文把失戀看成有助成長的過程之一。先把失戀的痛苦,看成曾傷害你的石頭,已無生命,但具有象徵意義,可成為一種提供警惕作用的死物。 無須緊記石頭為你帶來的痛,只須記着自己當日未能迴避的蠢。雖然被石頭擊傷後會留下傷痕,但永不磨滅傷痕,不會如同古時的黥刑,當它愈合後,反會成為自我的耀目裝飾之一,讓別人知道你的強壯。
投射作用就是把事物中不喜歡的特性誇大,再推給別人,希望借事物的普及,減輕對個人的傷害。黃偉文希望失戀者不要把失戀視為世界末日,故把失戀普遍化。「錯的愛,乃必經的配菜」一句中,黃偉文把失戀的錯愛視為配菜,這個配菜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無論你如何討厭,也無法擺脫。雖然失戀這配菜雖然無法避免,但也非只有一人需要承受。配菜是每道主菜中的陪襯品,要吃的飽的,也會遇到。可見配菜一詞,除了表現了當中的必然性,也表現了普遍性。除了婉轉的手法,「誰都辛酸過,那個沒有」一句,直接說明了失戀的普遍性。「那個沒有」以反問的形式,提示了失戀的必然,同時強調了前一句「誰都辛酸過」,當中的「誰」代表每一個人,為失戀視為平常時。
為失戀一詞提供多個演繹後,黃偉文再以轉移作用,為失戀者進一步療傷。轉移作用就是把個人的情感轉移至另一人或事物之中,用於分散不快情感引伸的傷害。〈葡萄成熟時〉中,教導失戀者把失落轉化為希望,失去了,便再找一個新的。「想想天的一邊亦有個某某在等候,一心只等葡萄熟透,嚐杯酒」一句中,黃偉文先借上文已提及的投射作用,幻想未來伴侶也如自己一般,因兩者尚未相遇,同受失戀之痛。繼而借雙方互相等候對方,刺激失戀者發奮,希望他能把失望、傷心等負面情緒,完全變為積極,轉移到幻想的另一半身上,擺脫過去的陰霾。為了讓激發失戀者的能力加強,黃偉文把幻想而成的另一半將為對方的終身伴侶,他們擁有一樣的目標,希望共同把葡萄蘊釀紅酒。這種共同性,令失戀者天易於將感情投放於另一方面,令轉移作用的成效更顯著。
為失戀者抒發了過去的傷痛,為他找到了現在的心靈寄託,但失戀仍有發生的可能,為免失戀者受到惰傷時重投舊日的陰霾,黃偉文借昇華作用,教導日後自救之法。昇華作用強調發洩,發洩不一定是大叫大嚷,是像水昇華為水蒸氣一般,令它既能存在,又化成無形。歌詞中先以「或者要到你將愛釀成醇酒、時機先至熟透」安慰失戀者,他不斷受到情傷,只因他的功力不足,若能力足夠,便可達至「但當你智慧都蘊釀成紅酒,仍可一醉自救」。若愛情未能提昇成紅酒,無須失望,因為智慧也能成為提煉的源頭,讓你品嚐到美味。黃偉文刻意提到智慧也能成為紅酒,用於希望對方在往後的日子,若再受情傷,無須再由他人幫助,能自我解決,達到治療的最高層次「自救」。
〈葡萄成熟時〉中,黃偉文借用了弗洛依德的防禦機制幫助他人治療情傷,當中有安慰,有教導,最終目的希望當時人能吸收當中經驗,把一切化成智慧,令日後再遇困難時,可以自救,把所學的,延伸至永遠。

參考資料;
R.L.Atkinson 等著,孫名之等譯:《心理學導論下》,臺灣:曉園出版社,1994年。
梁偉詩〈華麗的戰爭〉––《詞話詩說》──陀飛輪(2010.05.18

林夕《六月飛霜》歌詞解讀


作者:陳倩茵

        《六月飛霜》的古典意象是天垂異象,寓示人間有冤,黑白顛倒。林夕的詞借籍這個古典意象,揭露了世界有冤,社會有病,人們在是非黑白上的模糊。林夕沒有解釋過這首詞的意思,因此在網上一直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六月飛霜」指涉的是六四事件,詞中的「仙丹」即王丹,也有人看《六月飛霜》的MV後,認為說的是墮胎。這兩個說法取的也只是片面,我並不十分認同,縱然內有這個想法,但也不代表整首歌只作這樣的解讀。

        《六月飛霜》的監制舒文曾在微博上解構這首歌,他認為這首歌就像是上天或地球對人類的控訴和質問。這首歌由自身或個人,細和靜的畫面開始,慢慢隨著音樂推到很大的東西。他直言林夕填這詞很辛苦,林夕並不想浪費任何「一粒字」,還要保持精神上的火爆狀態。而填這類「控訴Rock歌」是很難的,一是要寫到不同層面和現象,這樣眼光才夠闊。二是不能說得太白,否則會變成新聞報導。三是不能太過修飾,否則會失去力量感。[1]

        看了舒文的解構,對《六月飛霜》的解讀多了一層意境。六月飛霜指天降異象,人間有冤。林夕在歌詞中列舉了很多「異象」,但我們如何鑑定這是否「異象」?林夕給了我們框架,這是人們「習慣」與「未慣」的分別,當人們「未慣」這些異象,會緊張和抗拒,但「習慣」後便會開始無懼和附和。正常與否,只是你習慣與否的分別。

另有一點值得討論,這首詞說的是否只是香港社會?其實不一定,當中提及的問題不是香港獨有,在中國可能更能突顯,若以舒文的解釋,說的可能是整個世界。個人認為,應該是宏觀整個中國作解構會較為恰當。

第一段歌詞,說的是由個人的事延伸至整個社會的事,我覺得說的是樓市。

當 未慣靜默靜得聽到心跳竟加倍緊張
未信自在在於天生天養 難以弱勝強 殺入戰場

最終 習慣為著獵取一身盔甲竟不怕損傷
為了夢幻日子得到保障 用惡夢結賬

烏托邦 販賣血汗變棟樑 (誰被誰越抬越上)烏托邦 那獵物也是獵人 踏破了樹林
浮在半空寄生貨櫃箱

歌詞開首從自身出發,延伸周遭的事情。「自在」即安穩的生活,並非「天生天養」,也就是一份穩定的工資並不能給你安穩生活,我們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只能拼死殺入戰場。

        接著,人們習慣了戰鬥,便會不怕損傷。但荒謬的是,人們獵取的並非獵物,而是盔甲,而盔甲本來就是用來保護人不受損傷。可見,林夕在歌詞中的諷刺意味。而盔甲到底是什麼?若果以樓市的方式解讀,說的就是房子的首期,人們會為了首期已經不擇手段了,可見樓價之高是會讓人多麼痛苦了。

歌詞中林夕利用「夢幻日子」和「惡夢」作對比,突顯出這個社會的異象。買樓自住原是一件好事,有人一輩子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居,但現在樓市之高,讓所有進入了夢幻日子的人都為了供樓而活在惡夢之中。人們以為美好的東西,原來都是痛苦的來源。

人們為了「烏托邦」這個理想國度、一個美好的家,人們販賣血汗、勞力換取金錢,把金錢再變為「棟樑」,這棟樑用得很好,意思並非人們常說的人才,而是指房屋的大材,《莊子.人間世》:「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2],「棟樑」二字讓樓市樓價的主題在這裡突顯出來。而被越抬越上的,當然就是樓價了。

在烏托邦中,獵物也是獵人,並且踏破了樹林。在人人炒樓的風氣下,買家同時也是賣家,樓價被抬得極高,很多人也大嘆「買唔起樓」。樹林本是獵物居住的地方,現在卻有無數獵人在當中,不但踏破了樹林,也趕走了很多真正居住其中的獵物。

最後一句「浮在半空寄生貨櫃箱」,意思很玄,也讓人難以理出頭緒,我只能試著解讀為,「浮在半空/寄生/貨櫃箱」,「浮在半空」可解為越來越高的建築物,但卻是「浮」的,也就是不踏實的。「寄生」是指一種生物體依附在另一生物體中以求供給養料、提供保護或進行繁衍等而得以生存。[3]而人們所能寄生的地方是「貨櫃箱」,貨櫃箱其實就是一個四方的細小箱子,間接指出香港居住地方的狹窄,而且貨櫃箱是用作運送貨物的,會被轉手、交易,轉換到不同地方。這句歌詞道出了香港,甚至整個中國的樓市概況。

第二段歌詞,話題一轉,不再說樓市,我認為說的是假食品或黑心食品。

誰明白這異象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誰又會鑑定正常 不知替哪個著想
欲求未滿 剩下砒霜 當菜汁分享
猶如吞仙丹上月亮 誰有膽設想這世間下場

歌詞首兩句是點題作用,誰明白這異象,或者該問誰明白這是異象?林夕在此時提出一個悖論,「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六月飛霜本是有冤情,該是哀傷的,但為何會笑呢?這是因為世界變得不正常了,出現了很多異象,本來該哭的不哭,該笑的不笑,點出了「異象」這個主題。

接下來的三句,我相信是在反映假食品事件。「鑑定」是暗示性的,因為鑑定通常不是用於人的,多是用於科學的物品、食品的,因此「誰又會鑑定誰正常」中的第一個誰並非指人,而是指食品。這些被鑑定為「正常」的食品是為誰著想?是為了生產商還是食用的人?這句利用猜想來表達,正正是說出了答案。食品當然是該為人的食用安全著想,但現在卻需要猜想,現在答案不言而喻。

現今中國社會黑心食品的事件層出不窮,源源不絕,證明貪官與黑商「欲求未滿」。最後,社會上只剩下有毒的砒霜,卻被當作普通的菜汁(日常食品)與人分享。人們的結局是「猶如吞仙丹上月亮」,這本是嫦娥奔月的典故。在歌詞中指「升仙」,離死期不遠矣。有這樣的社會,誰有膽設想這世間下場?

        第三段歌詞,表現的是中國整個社會的狀況。

當 習慣附和大家講的真理都得到獎賞
未慣十字路口挑選方向 離隊要膽量 拒絕跳牆

一輩子 血汗注入拍賣場 (誰被誰越抬越上)一輩子 價值像泡沫上揚 誓與天較量
埋下理想栽種幻想

歌詞前段說的是「習慣」與「未慣」的現象,但兩者已被扭轉,人們所習慣的是異象。說出人人也是在「附和大家講的真理」,真理必定是真的,但大家講的、人云亦云的真理,卻是由歪理所變成的,附和這些「真理」即使得不到獎賞,至少也不會「惹禍上身」,在內地「附和」是人們的生活習慣。因此,人們「未慣」在十字路口分辨是非,要不附和要離隊,當然要膽量,看看趙連海等異見人士?最後也只能閉嘴了事。

接著,人們把一輩子的血汗(即金錢,與前段相同) 投放到拍賣場,拍賣場它是一個交易場地,物品在當中被買賣,次數頻繁。將此拉到民間,可以猜想到拍賣場其實是股票市場的代名詞。早些日子中國興起了股票,進入了人人炒股,人人是股神的瘋狂世界。那些沒有資金,沒有實力的股票,股價也水漲船高,所有股票的股價都被越抬越上。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急速起飛,GDP更是極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如泡沫上揚般,上升速度奇快,卻隱含著泡沫爆破的危機。泡沫是虛的,輕飄飄的,會直升上天,以為自己能與天較量。這是中國的慣例,認為做出一點成績,便可與其他大國如美國,一較高下,科技如此,經濟亦如此。

最後一句「埋下理想栽種幻想」是耐人尋味。理想是可以實現的,幻想卻是假的,不能實現。中國現在的景況正是如此,只顧著提升GDP,要經濟走在世界前端,卻忽視了國內的問題。經濟急速發展令到國內的貧富懸殊情況加劇,也令物價快速上漲,通脹嚴重,人們的工資永遠跟不上通脹的幅度,弄得民不聊生。人民的生活都不受保障,經濟再好又有什麼用?不正就是「埋下理想栽種幻想」嗎?

第四段歌詞像是地球對人類的控訴,帶出了環保議題。

即使你跟我比鬥已極平常
囂張得敢與天格鬥 才是榜樣

開天闢地之歌 轟轟烈烈 大合唱
如何憑人力綑綁一剎夕陽
如何憑財力去扭轉天亮 請拍掌

歌詞的首兩句已說出,人與人鬥已是平常事,敢與天鬥的才是榜樣,才是有種。中國近年有很多暴發戶,常認為錢是萬能,錢是無敵,只要有錢,便胡作非為,天算得了什麼?。

而榜樣是誰?當然是比爹和娘更親的毛澤東主席,他年輕時已寫下「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這般豪言已表達出那壯志雄心,榜樣捨他擇誰?到了鄧小平時代,打著開天闢地的改革開放口號,中國轟轟烈烈地成為世界工廠,而且全國人民如大合唱般和應,如此「盛況」,被歌詞記錄了下來。

最後兩句卻道出了世界的悲哀,憑人力和財去綑綁夕陽、扭轉天亮,憑科技去控制天氣,以科技戰勝自然,還為此感到自豪,卻不知已對世界帶來了反效果,像是北京奧運時,中國政府正是以科技去控制天氣,請閱《奧運的天氣狀況控制:科學應對》[4],最後一句實在囂張得可以,「有了以上這些高科技手段,即使奧運會期間天公不做美,我們也有辦法從容面對」。這就是「囂張得敢與天格鬥」,當然要拍掌。

第五段歌詞為整首歌作了最後的總結和控訴。

習慣了這異象 誰又在叫嚷
六月飛霜 世界怪得誇張

誰又去決定誰正常 不知哪個有異想
未曾盡興 剩下砒霜 當配方分享

誰來斗膽講仙丹會斷腸 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
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 誰說得漂亮

最可笑的 喊亦正常
最悲壯的 笑亦正常
哪一個可 發育正常

當人們都習慣了異象之後,誰表示異議,誰才是怪的人。六月飛霜本就是怪的現象,但現在世界卻已非普通的怪,而是誇張的怪,直接指出現今畸型社會。「誰又去決定誰正常 不知哪個有異想」一句,「決定」與第二段的「鑑定」作對比,由此可知「決定」是對人的。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猜度,面對面也難以知道對方是否有異想,道出了人間的醜惡。

接下來的「未曾盡興」與「欲求未滿」作程度上的比較,顯然「未曾盡興」是高了一層的,說的是貪官與黑心商人的貪得無厭,總覺得不夠,因此砒霜不再只當作日常可見的「菜汁」,而是更上一層的「配方」,配方本是救人的,現在卻成了害人之物,「砒霜」和「配方」成了強烈的對比。

但現在,誰有敢說出這些食品吃了就「升仙」?明知道是有毒的,我們還不是笑著吃下去,吃不死就該說謝謝了,誰還會有意見?看到趙連海的下場,誰還敢談毒奶粉?誰敢挑戰中央?「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  誰說得漂亮」,這句的反諷意味極強。真相只會有一個,但現在卻每個人也有一百種「真相」,也就證明真相已不可信,只是漂亮的謊言。林夕曾寫了一篇文章,名叫〈謊言的配方〉[5],說的是對「真相」的看法,可當作參考。

最後三句都是悖論,以引發我們思考,想想我們這個異常世界。「最可笑的  喊亦正常」,像是能買樓該是開心事,但一輩子的負擔,令到壓力過大,喊亦正常。「最悲壯的  笑亦正常」,像是趙連海很悲壯了吧!但多少人在背後取笑他愚蠢?「哪一個可  發育正常」,那些黑心食品,人吃不死已該「謝主隆恩」了,誰還能望發育正常?

綜觀整首歌詞,值得我們反思的有三點。第一是反思這個畸型社會所發生的「異象」。第二是我們是否該去習慣異象,把這些視作平常?最後是我們是否應該習慣附和,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參考資料:
無待堂:《陳奕迅+林夕:人間有冤,六月飛霜 》http://www.dadazim.com/journal/2011/02/june/
黃志華博客:《林夕〈六月飛霜〉》http://blog.chinaunix.net/space.php?uid=20375883&do=blog&id=1960509
頭條日報:《聽到發燒——《六月飛霜》貼時局》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141133&section_name=wtt&kw=144
百度貼吧:《【SUMS】監製舒文解構六月飛霜(完整》 http://tieba.baidu.com/f?kz=1006684858
新浪香港(李牧童):《我這樣解讀《六月飛霜》(長版) 》 http://muktu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928609
博聞網:《奧運的天氣狀況控制:科學應對》http://olympics.bowenwang.com.cn/how-beijing-olympic-weather-forecasting-and-control-system-works2.htm
《常言道》:〈謊言的配方〉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090607&sec_id=12187389&art_id=12847775


[1] 百度貼吧:《【SUMS】監製舒文解構六月飛霜(完整)  http://tieba.baidu.com/f?kz=1006684858
[2] 漢典:http://www.zdic.net/cd/ci/9/ZdicE6ZdicA0Zdic8B59860.htm
[3] 漢典:http://www.zdic.net/cd/ci/11/ZdicE5ZdicAFZdic84315288.htm
[4]博聞網:《奧運的天氣狀況控制:科學應對》http://olympics.bowenwang.com.cn/how-beijing-olympic-weather-forecasting-and-control-system-works2.htm
[5]《常言道》:〈謊言的配方〉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090607&sec_id=12187389&art_id=12847775

從楊千嬅看林夕的快樂觀

作者:馬麗娟

林夕,香港最享負盛名的詞人代表,自八十年代起為香港樂壇創作無數經典作品。在芸芸眾多合作的香港歌手裡,林夕不諱言偏愛楊千嬅,視她為心頭的一塊肉。林夕由楊千嬅出道第一隻碟已開始為她寫詞,但當時並不認識她,直至聽到她唱〈再見二丁目〉,覺得唱得太好而開始關注她,並決定以後都要為其寫最好的作品[1]。

如果說林夕寫給王菲的詞最有想法,給黃耀明的最淒美,給陳奕迅的最多對世界的道理,那麼他寫給楊千嬅的,則是最直接,最多個人經歷。林夕說:「王菲是我的大女兒,楊千嬅是我的小女兒。」[2]當大眾都認為王菲與林夕是最住拍擋時,林夕寫給楊千嬅的詞亦是首首出彩,值得深研。

林夕與楊千嬅
林夕為楊千嬅寫過約百首熱唱經典,由〈再見二丁目〉、〈愛人〉、〈假如讓我說下去〉、〈少女的祈禱〉、〈飛女正傳〉、〈小城大事〉到近年的的〈化〉、〈 火鳥〉等,一手捧紅了這位樂壇傻大姐,可以說沒有林夕,就沒有今天的楊千嬅。

1996 
楊千嬅 - 陌生人
楊千嬅 - 我錯過了甚麼
1997 
楊千嬅 - 想偷你
楊千嬅 - 再見二丁目
楊千嬅 - 遊花園
楊千嬅 - 手信
楊千嬅 - 二人前
楊千嬅 - E-714342
楊千嬅 - 數你
1998 
楊千嬅 - 曾幾何時
楊千嬅 - 我有指數
楊千嬅 - 因為所以
楊千嬅 - 出埃及記
楊千嬅 - 台北夜沒有車
楊千嬅 - 味之素
楊千嬅 - 只要為我好
楊千嬅 - 花樣 + 年華
楊千嬅 - 愛人
楊千嬅 - 非買品
1999 
楊千嬅 - 抬起我的頭來
楊千嬅 - 搭正一點
楊千嬅 - 幹甚麼
楊千嬅 - 冰點
楊千嬅 - 木偶奇遇記
楊千嬅 - 私人料理
楊千嬅 - 私奔
楊千嬅 - 最後的歌
2000 
楊千嬅 - 少女的祈禱
楊千嬅 - 如果東京不快樂
楊千嬅 - 放煙花
2001 
楊千嬅 - 熱血青年
楊千嬅 - 姊妹
楊千嬅 - 假如讓我說下去
楊千嬅 - 河童
2002 
楊千嬅 - 楊千嬅
楊千嬅 - 香港小姐
楊千嬅 - 閃靈
楊千嬅 - 友誼小姐
楊千嬅 - 塔羅迷
楊千嬅 - 滿漢全席
楊千嬅 - 慳D
楊千嬅 - 向左走
楊千嬅 - 向左走向右走
楊千嬅 - 向右走
楊千嬅 - 一千零一個
楊千嬅 - 笑中有淚
楊千嬅 - 音樂盒
2003 
楊千嬅 - 揚眉
楊千嬅 - 什麼都不怕
楊千嬅 - 我愛壞人
楊千嬅 - 讓我重新愛上你
楊千嬅 - 我猜你不會
楊千嬅 - 飛女正傳
楊千嬅 - 民間傳奇
楊千嬅 - 藍與黑
楊千嬅 - 滿場飛
楊千嬅 - 小星星
楊千嬅 - 迷宮
楊千嬅、梁朝偉 - 星之碎片
2004 
楊千嬅 - 鸞鳳和鳴
楊千嬅 - 萬世流芳
楊千嬅 - 處處吻
楊千嬅 - 小城大事
楊千嬅 - 的士司機
楊千嬅 - 電光幻影
楊千嬅 - 柳媚花嬌
楊千嬅、任賢齊 - 花好月圓夜
2005 
楊千嬅 - 詭異
楊千嬅 - 長信不如短訊
楊千嬅 - 烈女
楊千嬅 - Single
楊千嬅 - 花與愛麗斯
楊千嬅 - 郎來了
2006 
楊千嬅 - 吻所有女孩
楊千嬅 - 她成功了他沒有
楊千嬅 - 毅行
楊千嬅 - 水月鏡花
楊千嬅 - 大傻
楊千嬅 - 我的生存之道
楊千嬅 - 亦舒說
楊千嬅 - 芬梨道上
楊千嬅 - 我只能跳舞
楊千嬅 - 如果可以不停相愛
2007 
楊千嬅 - 化
楊千嬅 - 陌路
楊千嬅 - 集體回憶
楊千嬅 - 不認不認還需認
楊千嬅 - 別阻我開心
楊千嬅 - 同病相愛
楊千嬅 - 知情識趣
楊千嬅 - 傑出青年
楊千嬅 - 人情世故
2008 
楊千嬅 - 一葉舟
楊千嬅 - 塗鴉
楊千嬅 - 大慈善家
2009 
楊千嬅 - 真命天子
楊千嬅 - 原來過得很快樂
2010 
楊千嬅 - 飲酒思源
楊千嬅 - 我係我
2011
楊千嬅 - 哭出來
楊千嬅 - 火鳥

除了工作上的合作,林夕與楊千嬅私下份屬好友,楊每有情感煩惱都找林夕傾訴,林夕亦常以歌詞為楊千嬅打氣,教她做人的道理。例如2001年的〈姊妹〉寫楊千嬅看姊妹出嫁,亦同時寄託林夕對楊千嬅的祝福。林夕就像是楊千嬅的伴娘,希望她嫁得出,有個好歸宿。2002年的〈楊千嬅〉連名字也是徹頭徹尾為楊千嬅度身訂做,歌詞中「如果想照耀萬人 請加點信心如果想抱住情人/ 請吸取教訓如果想快樂做人 請敲敲你心如果可磊落做人 你會更吸引」正正寫了林夕對楊千嬅的勉勵[3],可見二人感情的深厚。

林夕最初會注意楊千嬅,他說因為楊很能詮釋歌曲的故事,每每唱出了自己的感受,而這二人一路以來的遭遇又很相似,因此林夕寫給楊千嬅的詞好得叫王菲都妒忌[4]。


林夕的快樂觀

林夕給人的感覺是憂鬱的,2000年證實患上焦慮症,亦說過對愛情悲觀。在很多他寫給楊千嬅的歌詞都涉及「快樂」這個主題,或許經歷種種的迷失和傷痛,「快樂」就是林夕一直希望去學會的。

林夕篤信佛、道思想,自言看過很多遍《道德經》、《老子》與《莊子》,亦會看佛經,從佛道去了解如何解脫痛苦。他並把一些佛學哲理寫於歌詞中,如〈百年孤寂〉、〈難念的經〉、〈觀世音〉,〈人來人往〉、〈愛情轉移〉等作品都看到佛學元素[5]。林夕給楊千嬅的詞也不例外,以下試從楊千嬅的歌看林夕的快樂觀。


〈再見二丁目〉

滿街腳步 突然靜了
滿天柏樹 突然沒有動搖
這一剎 我只需要 一罐熱茶吧
那味道 似是什麼 都不緊要

唱片店內 傳來異國民謠
那種快樂 突然被我需要
不親切 至少不似 想你般奧妙
情和調 隨著懷緬 變得蕭條

原來過得很快樂(原來我非不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 衣裳薄
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
我也可暢遊異國 放心吃喝
(我也可暢遊異國 再找寄托)

轉街過巷 就如滑過浪潮
聽天說地 仍然剩我心跳
關於你 冥想不了 可免都免掉
情和慾 留待下個化身燃燒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 衣裳薄
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
我也可暢遊異國 再找寄託
我也可暢遊異國 再找寄託

歌詞出處:
http://www.chlyrics.net/lyric/34494

〈再見二丁目〉(1997)出於楊千嬅的第二隻碟,林夕當時未認識楊千嬅,只是覺得曲很好,就把自身經歷寫了進去。此歌給人失落和孤獨之感,副歌「原來過得很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林夕說是他當下的感受,但在多年後才知道是一種自愛的想法:
「寫〈再見二丁目〉的時候,是衷心覺得,即使原來自己在眾人眼中本該快樂,遺憾在,當事人無知無覺,那對於快樂,還有什麼希望可言。」[6]
一直在尋找快樂,以為失去某人就再也不會找到,但其實此刻你在別人眼中是可以很快樂的,可以暢遊異國,可以放心吃喝,只是他自身感悟不到,覺得「滿街腳步」靜了,「滿天柏樹」沒有動搖,依然在一角渴求別人的「一罐熱茶」。林夕多年後謂,快樂不用學,而是要去覺[7],其實「如能忘掉渴望」或許就能知道快樂,正如歌詞說「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我也可 我也可暢遊異國 再找寄託」。

林夕這種看法在〈如果東京不快樂〉(2000)及多年後的〈化〉(2007)、〈原來過得很快樂〉(2009)都有寫及。

〈如果東京不快樂〉
「如果東京不快樂 鐵塔亦能快樂 巴黎無快樂 亦能用菲林充實我眼光」
「我 就算一歲以後長住在沙漠 看白雲也能觀光
我 就算很想一世躲在你客房 仍然為天下嚮往」

〈化〉
「何必擔心下半生 何苦不信任緣份
談多幾次心 自然就似情人 唯有甘心
無需等的別要等 庸碌一世沒遺憾
人家不費心亦能恩愛互吻」

〈原來過得很快樂〉
「原來在快樂中便不必明白快樂
原來愉快共處未必需要學」

「原來安心 才能開心
誰還管笑容可吸引」

「原來極盼望的幸福可來自意外
原來未靠付出亦得到厚待」

〈如果東京不快樂〉用了「東京」和「巴黎」兩個地方名比喻兩段不同戀情,就算東京不快樂,不代表東京的鐵塔不能找到快樂;巴黎沒有快樂,我也曾經用照相機拍攝下來,充實過我的眼界。看事物的角度決定我們快樂與否,即使環境不快樂,也可獨個找得快樂;即使感情過去了,也是曾經讓我們成長,一切只要我們有自覺。〈化〉與〈原來過得很快樂〉想帶出的信息相似,都帶點佛學味道。在愛情路上不要盲目的等和付出,只要安心,只要信任緣分,幸福自會來,快樂自然在。後者要輕鬆一點,可視為對〈再見二丁目〉的呼應,說明林夕在多年後才發覺「原來過得很快樂」。

愛情曾經是對林夕很傷的一環,他現在的看法是「因安樂而快樂」,不會錯過任何的挑逗,也不為任何人守候[7],也就是一切隨緣。可以說是消極,亦可說是豁達,這也許就是林夕的快樂。



[1]-[4]
萬紫千嬅十年一晚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njQWWxEck4/
[5]
劉保禧:〈林夕‧佛學‧愛情〉,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4308
[6]
林夕:《原來你非不快樂》(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頁6。
[7]
楊千嬅音樂特輯 我在東京很快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wMjY4MDUy.html




參考資料:
萬紫千嬅十年一晚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G50BbukKrc/?fr=rec1

楊千嬅音樂特輯 我在東京很快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wMjY4MDUy.html 

名人書房 王菲、陳奕迅御用「詞神」 林夕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4-68-10897&page=3

劉保禧:〈林夕‧佛學‧愛情〉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4308

維基百科-楊千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8A%E5%8D%83%E5%AC%85

林夕:《原來你非不快樂》(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